潔白無瑕的羊脂玉雖然是玉中絕品,但若白玉上有或黃、或紅、或黑的皮子、斑點、紋路也沒事兒,只要稍稍巧思設(shè)計,再經(jīng)過精雕細琢,一塊有“污漬”的和田玉也可以變成價值連城的俏色玉石雕刻,價可比翡翠原石高出數(shù)十倍乃至千倍。
和田籽玉很多都帶皮,且皮色多樣,多被人冠以動聽的名字,如:秋梨皮子、棗皮紅、灑金黃等。這些皮色是如何形成的呢?原來天然玉石經(jīng)過天然的搬運、氧化等作用,就形成了從黑、褐、深紅、黃到淺黃各色各樣、深淺不一的皮色。這些皮色的形狀和分布又不盡相同,有的整片覆蓋,有的斑駁陸離,還有的可能只是局部的零星一點。其結(jié)果就是色彩的賞心悅目。五彩斑斕的皮子若能在玉雕中作為俏色好好運用,則更會為玉雕作品大大加分。 俏色玉器的創(chuàng)作有兩個因素:一是玉石給定的顏色條件;二是設(shè)計者用色和造型結(jié)合的能力。玉石出現(xiàn)兩個以上的色彩就可以創(chuàng)作俏色作品了。 俏色玉雕一般是以玉石的主色作底,兼色作俏,色不混、不靠,物象逼真。主色是玉石中基本的大體積色彩,兼色是雜于主色中的其他色,例如白玉紅皮籽料有一層薄薄的紅皮,里面通體潔白,白是主色,紅皮是兼色。在作品中只有保留白玉紅皮才使作品有生氣,體現(xiàn)白玉紅皮籽玉的美麗。 高明的玉匠充分理解和運用玉的俏色,順色取材/因材施藝,或雕人物、或琢動物、或作山水、或刻花卉,鬼斧神工達到天工合一的效果。 我們目前所知的最早的俏色玉雕作品就是河南安陽小屯村北出土的營玉鱉,為距今3000年前殷商時代之玉器。工匠巧妙地把握玉料的自然色澤和紋理特點,將原有黑褐色皮保留下來琢成鱉的背甲,頭、腹、足均為青白色,黑色雙目和白爪上都留著黑色爪尖,神韻天成妙趣橫生。 一件妙趣橫生、生動鮮活的俏色玉器遠比一件單色玉雕更具賞玩價值,收藏價值也更高。因為一件俏色玉器不僅要求玉石本身具備兩種或兩種以上顏色的“天時”、“地利”,更要求玉雕師傅有天馬行空的思維及巧奪天工的技藝。也就是說只有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三因素,才能雕出一件設(shè)計巧妙、技藝精美的俏色玉器,可以說是可遇而不可求。 (責任編輯:老山玉器) |